山水入画,全域绘景,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。放眼崆峒区,一个个精品景区风景如画,一个个特色乡镇、美丽乡村如花绽放,行走在盛夏的崆峒乡村,流连忘返、五彩缤纷。近年来,崆峒区以深度挖掘自然生态、民族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为依托,融合“农文商旅”等产业,统筹推进创新模式、植入特色项目、营造多元场景,对外释放崆峒发展声音、展示城市魅力,实现旅游产业化的全新跨越。
乡村游新业态 露营经济“热出圈”。如今,露营风已吹进千家万户,家门口的“诗与远方”让露营经济越来越火,在寨河乡大路村“你的营地”露营基地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,营地外是沙沙摇曳的青绿密林,曲折的乡间石子路,营地里培植了草坪,引入小溪流,将生态和时尚结合起来。在这里,可远眺,可舒心休憩,增进人与自然的连接,也为游客创造一个理想化的游玩体验空间。
市民王女士:我是通过抖音平台知道“你的营地”,周末带着小朋友过来玩,小朋友玩的地方挺多的,那边有蹦床什么的,停车也比较方便。这边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,环境特别优美,而且这个帐篷风格很多,吃的很丰富,你可以吃火锅也可以吃烤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走进崆峒区花所镇寺沟村,映入眼帘的便是古树参天,溪水潺潺。从美丽乡村到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再到如今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,寺沟村的村容村貌一年一个样,旅游设施、基础设施不断增加,全村将特色产业、民俗风情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,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,真正打造了一幅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。村民们享受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红利,吃上了乡村旅游“饭”。
花所镇寺沟村村民 龙丽丽:咱们村上这环境越来越好,农家乐也开起了,带来的人也越来越多,我也开起了一个农家乐,生意也越来越好,我还能挣点钱。
打好乡村旅游牌 奏响振兴新乐章。近年来,崆峒镇以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,导入农旅融合重大项目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,逐步形成了“农旅结合、以农促旅、以旅兴农”的发展格局,积极培育餐饮、民宿等产业发展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动能,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特色亮点,助推全域旅游发展。
崆峒镇镇长 李伟:崆峒镇以“三抓三促”行动为总抓手,紧盯全市“3659”发展思路,立足陇东康养产业延链补链,强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、一体推进,采取“政府引导+民营资本投入+市场化运作”的方式,大力发展民宿餐饮、休闲垂钓、户外露营、自助烧烤、滑翔体验、文化演艺等业态,构建“生态+休闲”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,全力建设山清水秀、产业兴旺、靓丽宜居的“乡村旅游新窗口”。
海寨沟景区位于大寨乡柳沟村,距离平凉中心城区30公里,占地面积230亩。多年来,景区深入推进“旅游+消费”“旅游+农业”“旅游+体育”“旅游+娱乐”“旅游+康养”等新模式,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地标。进入景区,垂柳倒影、碧波荡漾,滑雪场、民宿客栈、休闲娱乐等设施项目齐全,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,游乐项目更是必不可少的打卡地。景区内以海寨沟滑雪场为依托,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冰雪文化旅游节,初步形成了“冬戏雪、夏避暑”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。
海寨沟景区负责人 孔海军:我们公司今年建成了一批新的文旅设施项目,文旅局、交通局、大寨乡镇府多次来我公司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,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,通景区的道路也进行了重修,让我们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,下一步,我们将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,为崆峒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丰富全链条产品供给,优化旅游市场环境,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,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活力.....近年来,崆峒区不仅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建设,加大文旅、农旅开发融合力度,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,还举办了冰雪文化旅游节、第一届高堡桃花节、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文旅宣传活动、旅游志愿宣传系列活动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,为文旅产业发展增色添彩。同时为点燃城市烟火气、打造夜间经济群,该区还按照“周周有场景、月月有活动、季季有主题”的工作目标,围绕“夏之旅·仲夏休闲季”“秋之韵·金秋怡养季”“冬之美·暖冬焕新季”3个主题,开展啤酒节、文化馆宣传周及汽车、家电、餐饮、油品等周末(节假日)促销活动,深层次激发城市活力,不断丰富广大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,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,推动文化、旅游、消费深度融合发展。今年,全区共接待游客399.3134万人(次)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.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0%和11%,占年度计划的45%和43%。
来源: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
编辑: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
备注 |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,欢迎转载。部分文字、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太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